第二十四章 身世之二




  保羅召來了橘樹宮的管事,盤問沙盤的去處。那個管事卻唯唯諾諾地回稟著,「殿下!沒有女皇的命令誰都不許擅自進入議事書房。」

  「你可知,女皇已經下令將橘樹宮挪作爲太子宮?」保羅原本慵懶清亮的語聲驀地轉為峻嚴。

  「是的!可是⋯⋯那間議事書房⋯⋯即便是殿下遷入橘樹宮,先皇的議事房還是必須保持原本的封鎖狀態,無人能夠入内。」管事語音顫巍巍地,戰戰兢兢奏對。

  「好好好!」保羅驀地一聲嘶啞冷笑,一連道了三聲好,唇角有淡薄譏誚之意,皇權終究還在她手中,而非在他手上。而這個生他、養他、育他、名爲母親之人最終還是要擋住他的去路,讓此去漫長艱難如赴天涯,最終他最該忌憚之人根本不是格里,更非普譚金,而是這個生他養他育他的母親。

  即便他執意讓守園管事開門,即便他拿了斧頭卸下門板,即便他放把火燒了整座橘樹宮,她又能說什麽?

  然而,這無濟於事。

  一時之間保羅極爲憤怒,氣怒之下渾身發抖,張著一雙怒火熾盛的眼,便疾言厲色地斥責了管事,把所有對凱薩琳的怒氣全傾洩在這個管事身上,蘇菲嚇得立馬向前拉住了他,溫聲勸著,「他也只能奉命行事,叱責他是沒用的。」

  果然,蘇菲是唯一勸得住保羅的人。

  轉瞬,保羅便黯然歎息,對於自己一時失控也是極爲後悔,語聲低啞地說︰「去去去!去外頭找到我的隨從盧卡,讓他給你一百盧布,分賞給服侍的衆人。」便揮去了那個無辜受責的管事。

  這時他才冷靜了下來,臉上卻顯得極爲疲倦,無奈地閉上了雙眼,眼角眉梢俱是倦色,喉頭微動,欲言無言,只是長長地,長長地,吁了一口氣。

  蘇菲雙手托著臉,胸口起伏,清澈的雙目也泛了紅,不忍心保羅受此折磨,畢竟他前一刻才得到了他父皇的遺書,彷彿見了他最後一面,任憑是誰都無法心平氣和。

  兩人無聲對視,無需言語,彼此心意洞明。

  他傷透了心,需要能容納孤獨的短暫安寧。

  在這靜默無言的時刻,蘇菲卻將那封絕筆書前思後想了一遍,從彼得的措辭來看,他死前心心念念的都是保羅的身世,更切確地說,到底誰是保羅的親生父親,看來連彼得自己也無法確知孩子的生父是誰?他唯一能托付的卻是這把稀世珍寶——瓜奈利提琴。

  瓜奈利提琴説明了一切。

  幸好,保羅也是一個精通音律之人,也是愛琴之人,提琴在彼得身後某種程度上揭露了真相,提琴彷彿明明白白地告訴保羅——提琴的主人就是他的親生父親。

  若不是親生,如何同樣愛上小提琴?

  若不是親生,如能父子相承?

  而這個父親臨死之前,念茲在茲的無非是,深恐皇位落入奧拉洛夫一族之手,那麽俄羅斯就要改朝換代了。這也是當初凱瑟琳生下了格里之子後,彼得忌憚這個私生子會危及保羅繼承大統,因而聽從日耳曼將軍博克多夫的建議[1],並寫信給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,徵求其意見。

  最後他決意廢后。

  廢后這件事嚴重危及凱瑟琳的生存,她先發制人,前往Ismailovsky,即冬宮禁衛軍的軍團處,對著士兵發表演説,因而士氣大振,禁衛軍原本直屬沙皇統領,卻立即倒戈、誓死效忠凱薩琳,凱薩琳便聯手奧拉洛夫兄弟,發動一場驚天動地政變,推翻了彼得三世。

  當時凱薩琳心中非常地清楚,那一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,那是一場決一生死的政變,沒有轉圜妥協的餘地。

  彼時,彼得在經歷人生最後的時刻時,大概未曾料到,最後踐祚登基的人不是保羅,卻是凱薩琳,是一個與羅曼諾夫毫無血緣關係的人。[2]

  至於保羅的身世,即便彼得曾經質疑過,曾經否定過,曾經探究過真相,歸根究柢,真相是什麽根本不重要,因爲保羅只能是他的親生兒子,而且非得是他的兒子不可,絕不能是謝裘的兒子,若非出自於他自身,便缺乏正統的血脈,保羅根本無法嗣位為沙皇,即便繼位了,亦無法承續羅曼諾夫的血脈。

  關於血脈的正統性請參考拙作︰【被戴綠帽的彼得爲何要認下保羅這個私生子

  最終,保羅到底是誰的兒子根本不重要,重要的是彼得至死都要咬定保羅是他的兒子、是他的繼承人、是他的血脈,只要他認定了,他便就是他的兒子,如此一來羅曼諾夫王朝才能得以延續下去。

  恍然之間,蘇菲突然領悟到了什麽,遂說︰「保羅!既然你父皇已經賦予你兵權了,那麽你本身便是兵權了。」

  保羅不解地問︰「我就是兵權,此話怎講?」

  她並不十分確定,一切只憑常理推斷,便進一步地大膽假設揣測,「只要你本人現身,便即刻擁有調度日耳曼軍隊的兵權,我們只需向他們證明你的身份就行了!」

  保羅卻不以爲然,「蘇菲!我們秘密前來,就連貼身侍衛亦不知我們此番前來橘樹宮的目的爲何?再者我還未登基,如能證明我自己?難道出示這封絕筆書,他們就能相信我是彼得的兒子嗎?」[3]

  她一瞬不瞬凝視著他,定定地說︰「不!孤證難明,任何人都可以出示這封遺書,聲稱自己便是彼得的兒子,單單這封遺書證明不了你的身份,我們需要有其他有力的憑據。至於那個憑據是什麽?如何讓你的身份昭然若揭、佐證不誣?不如明早見了日耳曼軍官,一切見機行事吧!」


[1] ​ 博克多夫即為Christian August von Brockdorff,當年彼得被立爲俄羅斯皇儲時,博克多夫從荷爾斯泰因公國追隨彼得到俄羅斯,是彼得三世的親信隨從,也是彼得日耳曼軍隊的主帥。
[2] ​ 凱薩琳與彼得三世雖是表兄妹,彼得的父親與凱薩琳母親卻都是出自荷爾斯泰因公國,彼得因其母安娜為彼得大帝的女兒,得以繼承俄羅斯沙皇之位,而凱薩琳自身與羅曼諾夫並無直接血親關係。
[3] ​ 在歐洲新王即位後,立即鑄造新幣,百姓們便以硬幣上的人頭像來認證統治者的身份,保羅未登基,因此百姓未見過他的人頭像。


留言